新闻中心
“追星”海龙号,千岛油田架起地球站——记一次LIVECOM卫星通讯服务在海上平台顺利开通

“东临碣石,以观沧海。水何澹澹,山岛竦峙。……”一首《观沧海》聊聊数语,描绘出一片波澜壮阔,山岛罗列的奇景。


天刚亮,踏着地面的水花,与客户一行人登上了游艇,我满心期待着能乘风破浪,一睹各色海岛风采,同时我又对晕船有些忌惮。在这种复杂的心情下,起航了!


刚刚结束了14天的苦闷隔离,大家兴奋、喜悦的心情写在脸上,一路说笑,偶尔赞叹下太平洋小岛出其不意的美丽。

与客户一行搭乘的豪华游艇“Sea Leader”


这一切都是刚刚出发时的美好。到了外海,情况变得不同了,我的内心有些忐忑不安起来,胃里翻江倒海,头上七荤八素。双层游艇在波涛汹涌的海面上飞驰、跳跃。常年往来于海上的客户和我一样,从兴高采烈、滔滔不绝的讲话,变得双手紧紧抓着栏杆、坐垫。大家再没心情开什么玩笑了,只希望这6个小时的颠簸早点结束。


终于,大家都晕船的厉害,颠簸的受不了了。开始喊停,希望停下来休息一下。游艇刚刚减速,就像树叶一样在风浪中漂荡。船长告知现在海浪太大不能停泊,最近的小岛距离这里1小时航程,需要大家再忍耐一段时间。


迷人的不知名小岛


几个小时的休整,海上的风浪小了些,大家再次登上游艇,经过4个小时的跃进,来到了一个海上平台——一座漂浮在海上的中转站。瞬间让我想起了老电影《未来水世界》,原来人离开了陆地,真的可以在海上这样生活。对于海上颠簸了几个小时的我来说,这个海上中转站就是一片宽广踏实的新大陆!

短暂休整的海上中转站


大家握紧绳结从游艇荡到中转站,短暂休整后,一艘大船,稳稳的开过来,大家再从中转站荡到大船。”抓紧时间休息,后面还有艰巨的任务等着我们!”平台经理吩咐大家。


又经过2小时的航行,一座庞然大物出现在眼前,虽然天色已晚,但是借着照明灯,还是可以隐约看到一条见首不见尾的海龙!

黑暗中的庞然大物


跳到平台,将近20米悬梯出现在眼前,爬梯而上,才是目的地。就在大家收拾好最后一件行李时,一场瓢泼大雨洗尽了大家的风尘。


“欢迎登陆海龙号,下面开始分配任务......丁工配合材料师巡查房间,之后可以休息......”,这是平台高级队长在分配任务。心里开始对这个团队肃然起敬,果然是“铁军”!刚经过将近18个小时的颠簸摇晃,到达目的地后,立即开始投入工作了。


一觉醒来,已经早上7点,看了下手机,没有信号。透过舷窗,再次确认了下,果然是身处一片汪洋。


到餐厅吃过杯面,立即开始核对天线设备,工勘选址,向平台经理、高级队长、电气师报告所需材料及需要人员支持情况。”将天线临时焊接在甲板上”海事师一锤定音,敲定了临时施工方案。下午请钻井队长安排人搬运所有配件到甲板,“万事俱备,只欠焊工师傅了”。


第二天一早,客户请来驳船的焊工师傅,完成了立柱焊接。再经过2小时的安装和调试,我与香港的白佳建立了通讯联系。“海龙号上线了!”现场一片掌声。晚上,楼道里趟满了人,大家抱着手机向家人汇报平安,与爱人互诉衷肠。


临时点位安装调试

成功开通服务的卫星地球站

向我要wifi密码的本地员工,被他真诚的笑容和期待的眼神打动了


这一刻,我终于可以空下来,仔细观察身处的这个庞然大物。原来,我们工作在海上平台,海上平台端坐在驳船上,前天夜里见首不见尾的海龙是平台与半潜式驳船的组合体。

在平台上透过缝隙看到的驳船船首

 

“叮咚!网络没有信号了,请丁工检查下!”这是平台广播喊话。我心生疑虑,刚调好了怎么可能才用一天就没信号了?经过观察罗盘,原来驳船虽然已经下锚,但是在海风和洋流的影响下还会在20-30度范围内摆动。急客户之所急,带上频谱仪和工具开始了我的”追星”之路。

波光粼粼的海面


在甲板上“追星”虽然有些辛苦,但是可以顺便欣赏旖旎的风光。就这样,每天期望着下驳的日子能早一点,某一刻,阳光照射的海面波光粼粼,好似一条光明大道!


终于,一星期后,得到了平台下驳通知。下驳、拖航至指定坐标、下桩,经过一系列纷繁复杂的操作,平台站起来了!我再也不用在甲板上“追星”了!在休息时,本地员工故意问我从哪里来的?我说中国啊,他们说不对,你是从雅加达来的。嘿嘿!我晒得和本地人一个颜色了,这样也好,他们就不会把我当老外了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紧张有序的指挥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帅气工程师正在操作机器


得空与海事师、电气师勘定了正式安装位置,但是缺少支撑材料。平台果然是一个大的百宝箱,经过多次搜索终于找到了一个非常结实,但是废弃的特种材料。平台的工程师都是能工巧匠,总能关键时刻变废为宝。请机械师做了设计加工,一根粗壮结实的立柱支撑平台做好了。选在再次拖航前的日子,海事师亲自指挥,将天线吊装到了正式位置


夜晚完成正式位置吊装

正式位置的地球站

地球站全景图

完工后热工师傅拉着我拍照,他比我还黑一点,再加上逆光


天线终于在正式位置屹立,像极了海龙号的一扇大耳朵,聆听着大海的吟唱;也像极了一条隐匿的纽带,链接着陆地上的同事、亲人和朋友;此刻,我的心情和浪花一样雀跃,状态和天边的白云一样悠闲,也可以有时间与客户到健身房锻炼了。

紧张工作之余,与客户在健身房锻炼


很快,平台抵达正式作业位置,我的任务圆满结束,到了说再见的时候。相逢总是短暂的,非常荣幸认识了这些“铁军”朋友。 


刚刚从吊笼下到倒班船


返程途中,第一次看到这座平台的全貌:宽大厚实的底座,高耸入云的立桩……


短短20天,夜攀而上,日缒而出,若不是亲身经历,如何也是想象不出:“在太平洋的某一个坐标,有这样一座移动城堡和一个团结奋战的队伍,在精妙的配合下,精准的操控着各种设备”。再一次让我对他们肃然起敬。“中国的工业技术水平是一流的! 中国的工程师队伍是一流的!”


远观海龙号


再见,祝你们工作顺利、平安!


”海龙,那龙在哪里?”

我一直有个疑问,

在水里?在天上?

后来我看到了!

龙首正在那儿衔着一根缆绳,

轻轻的将我放到了甲板上!



(图文:丁明磊